妳還記得那個當媽媽前的自己嗎?6個在育兒生活照顧「自我實現」的思考方式

154.JPG

今年的三月份,是女兒Schuyler 滿一歲,哇!滿一歲真的滿值得慶祝的。孩子成長的第一年,真的不容易,沒有人可以準確的教妳怎麼做新手媽媽,但每一位新手媽媽在孩子出生之後,馬上面臨到的就是角色轉換的練習,在「自我實現」、「家庭」、「工作」之間試圖找到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學習了很多、調適了很多,整體而言,我很滿意自己是一個「開心」而且「享受當下」的媽媽。過程當中我也慢慢梳理出來,也許是因為我在角色轉換這件事情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因此讓其他生活中的項目也順利了。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把「自我實現」調整到稍微舒適的狀態?下面六個方法,不妨來試試。

1. 做家庭的CEO,把工作的思維放入育兒生活

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父母除了要兼顧原有的生活、工作,同時也得開始習慣新生兒的作息,進而思考如何給予寶寶所需要的照護。每一位當過媽媽、或者正在當新手媽媽的人可能都對於所謂的寶寶作息「三小時一循環」非常有感覺,有時候還會互相的會心一笑。這個會心一笑,背後可說是淚水交織。當中的辛苦、還有完全三百六十度大轉彎的作息改變,真的只有當媽媽的人才會懂。

生活在美國的我們,和多數移民家庭一樣,並沒有太多後援,我們也曾經想過邀請爸爸媽媽輪流來美國度假、協助我們育兒,不過想了想,將這個念頭打住了。他們何嘗沒有自己的理想、事業、甚至是生活圈?因此,我們決定自己在美國建立合適的育兒方式。

原先確實有很多的不安,但是每走一步,卻更加踏實。

我們發現,把工作上的心態與方法來規劃育兒,讓我們變得輕鬆。這裡說的工作,絕對不是把育兒當作工作,而是用工作的思維來規劃。

當工作中遇到難以兩全其美的狀態,或者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時,我們最重要的是安排與利用手上的現有資源。育兒也是一樣,我們除了是爸媽,更是生活、家庭的CEO,用管理者的思維來做規劃,可以更有效率一些。妥善檢視身邊所擁有的資源,若是沒有資源,那何不創造一個資源?

2. 重新審視錢和投資的概念,投資自己的「自我實現」

家有孩子的時候,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幾乎是雙倍的開銷。但其實我這邊想要聊得並不是生活花費的錢的概念或這拿錢去做投資的概念。

我想講的是投資自己的「自我實現」。

還記得女兒剛出生的時候,我們也經歷過不安、害怕、慌張。有一段時間,我和先生為了安排孩子的照顧者非常的苦惱。什麼方法都在我們腦海中跑過一輪,我曾經絕望的想:「天哪,該不會我要辭職照顧小孩吧!」絕對不是說照顧小孩不好,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我也深知,假如要我做這個決定,我不會快樂。

其實假設我辭職照顧小孩,我們確實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褓姆費用,因為保姆在美國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工作,每一個月折合台幣大概是12萬元左右(美國每個地區有所不同,但是以我們的所在區域、還有對保姆資格的要求,大概就是這個價格)。如果不是雙薪家庭,這筆費用真的很可觀。如果以現有的金錢付出來看的話,很多人會覺得,如果保母費用這麼貴,又幾乎佔了2/3我個人的薪水,那何不自己帶孩子?

很顯然的,這並不是我們的決定。因為假如付出這個褓姆費用,可以讓我繼續實現我喜歡做的事情、繼續延續我對美國市場、職場的熟悉程度、還有最重要的我對自我實現的想像,那這筆錢,其實非常划算。

3. 設定短期的目標,以完整自己長期的目標

育兒生活真的很容易讓人感覺到疲乏,而漸漸失去熱情,但是如果試著把長期的目標拆解成短期目標,則可以讓自己更容易度過一段一段的小成就。

設立短期目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優先安排順序並完成現階段重要的事情,而心裡面那個更需要長時間去實現的目標,也已經同時被安排進去一小段、一小段的目標。時常我們感到沒有辦法完成自我實現,無非是心裡想要達到的目標被眼前的生活瑣碎所埋沒了。那麼,當心裡面有一把目標的尺,就不會感到迷失,也不會對於自己在現階段不能實現某項目標而感到不滿。

階段性的小成就達成後也別忘了給自己一個鼓勵,慶祝過後,就這些小成就進行反思,以幫助下一個階段更好。

4. 聽自己內心聲音,走自己覺得不委屈的路

我們很容易感到委屈,當妳認為現實生活中的妳必須做到一件事,而這件事卻跟妳的內在驅動不同時,這個委屈的聲音就出來了。生孩子、學習當媽媽,一定是一個人生很重要的決定,也同時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可能是因為社會對母職的想像、或者是母親對孩子的愛,不知不覺,我們很容易「輸出」(「付出」)過多,而忘了得到回饋、或者是傾聽自我的重要。

「做會讓自己快樂的決定」一直是我的堅持,倒不是因為當了媽媽才有這個堅持,而是當了媽媽之後,更發現讓自己快樂的重要。

每個人的快樂來源不同,喜歡工作就盡情享受在公司的上班時光,不需要為了別的媽媽請了育嬰假在家帶孩子就心裡感覺有罪惡感;喜歡自己的獨到的育兒教養方式,那就找到自己能夠和家人妥善溝通的方法,不需要因為長輩的三言兩語而感到愧疚或為難。

我想,從中找到有趣的體驗,並珍惜每一個體驗才是做一個讓自己快樂的媽媽重要的事。

5. 放棄追求完美,不完美也有另類的美

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個有完美主義的媽媽或者爸爸?我自己覺得在親職裡頭有兩種完美,一種是對自己要求的完美、一種是對他人(包含孩子、爸爸)要求的完美。

我們先來聊聊對孩子完美想像。

當爸媽的挑戰來自於學習如何給予與理解。而給予和理解需要我們先了解嬰幼兒發展的里程,進而設定實際的期待。

我在孫明儀所寫的《愛上當爸媽這件事》也讀到設定對寶寶合理的期待的重要性。這不只是學習接納「不完美」,而是與寶寶擁有正向教養的關係。比如說,書中就舉例:爸媽常會在寶寶5-8月大時,觀察到寶寶有重複抓取的動作,當你把玩具撿回去給寶寶時,他又會把玩具放掉,讓你必須再減一次。這並不是她頑皮、不聽話,而是他在發展一項技能。這個技能稱「次級循環反應」在這個階段,寶寶會以自己新獲得的動作技能,不斷為自己創造有趣的情感經驗。在心理上,他正在經驗「我可以創造」以及「我覺得有趣」結合再一起的體驗。這是很有啟蒙性的體驗。

說起對於爸爸這個角色的認知,這真的是一個複雜的情緒。我覺得對爸爸的期待,就像對孩子期待一樣。爸爸也是需要學習的,沒有一個男人天生就知道什麼是爸爸、怎麼當一個好爸爸,在多數的時候,爸爸並沒有一個好的環境讓他練習。作為媽媽的我們,不妨放手,讓爸爸練習這個角色、讓爸爸創造這個角色,而不是希望把他放入我們的想像框架內。放手了,會發現觀察爸爸與孩子的互動真的很有趣!

再來聊聊對自己的完美想像。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從來不曾學習過的角色。試想,當妳在一間公司越來越上手的時候,是不是通常也是三五年後了呢?我們現在也正在學習一個新技能。

我自己就很容易犯了對自己的完美想像。比如說,我對於時間管理特別在意,可能一直以來都總是可以做好有目標的自我管理,因此我特別不能接受一天該做完的事情,因為別的原因,而無法完成。當了媽媽之後,這個部分我就經歷了很大的挑戰。時間不在只有是自己的,而確實我以往所認知的優先順序,也在有了女兒的加入後,學習一點點的慢慢調整。

其實今天沒有吸地板,也不代表明天不能吸,對吧!?把生活中的短期目標拼出來、優先順序排出來, 完成了一點,給自己一點小鼓勵吧!

6. 閱讀、學習、思考,並在生活中實踐

我相信沒有比閱讀更可以快速吸收知識的方式了!但是怎麼有效閱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無論是工具書類型的書籍,或者是知識類型的書籍,我時常可以在書本當中慢慢擷取智慧,進而把這些智慧與方法重新組合,搭配我們實際的生活,拼出一個解法。

比如說,在懷孕期間,我就很喜歡一本書叫做《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尋找懷孕、生產、教養的更多可能》,這本書從懷孕、生產到教養都有涉略,書中想傳達的是屏棄單一脈絡,進而在親職想像中理出更寬廣的脈絡。

有人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我倒是認為,我們都不需要照書養,重要的是,把書籍作為一個刺激思考的工具,回過頭來,重要的是觀察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狀況,使用或者創造適合的方式,在生活中實踐,找到屬於自己家庭中的小幸福。♥️

Previous
Previous

來一場冬日的親子共讀,6本具有濃濃節慶味的英文繪本

Next
Next

七個現在就可以開始練習的「跨文化溝通」技巧|美商公關公司經驗的觀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