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各個角色的隱性優勢|「做自己」很重要?到底什麼是做自己?

unsplash-image-dvXGnwnYweM.jpg

事實上,自我有很多個版本,你可以導引人們,欣賞你的鑽石。

所以不用對於現實環境讓你無法做自己而感到無力,也不用因為你認為要做自己,而僅僅專注於某一個面向的你,去定義你的所有。

那一天週六,趁著女兒午睡,我靜靜翻閱《隱性優勢》。

這本書寫的是哈佛商學院教授Laura Huang 從她在新創與商業環境當中的觀察,進而與整理出來的研究與洞見。

也許因為作者本身的成長背景,讓也是在美國的我很能同理,有幾個瞬間,讓我想起自己剛到英國以及美國的一些努力背後的故事。有成功的、有尷尬的、有好笑的、也有低潮的。

在美國的前幾年,感受很強烈 — 從原先在台灣社會的處於優勢,變成了在美國主流社會當中的劣勢。這樣的環境讓我有很多機會(不得不的🤔)反思自己 — 察覺自己的劣勢與弱點、轉換劣勢成優勢、在工作與生活場域測試、繼續創造優勢。這個過程其實並不是一個很舒服的過程,因為有很多的自我辯證,而這個過程到今天,其實都沒有停止過。

書中分享的四個轉換劣勢為優勢的方法,執行起來確實不容易,很重要的第一步,是轉換心態,讓自己練習成為成長型心態,才有可能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看自己。

書籍簡介:

這本書是《EDGE: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dvantage》,中文版書名則翻譯成《隱性優勢》;而會取書名「EDGE」,是因為作者Laura Huang 黃樂仁 從過去含括創業、風險投資、職場性別的商學院研究經驗中,將豐碩研究成果整理成提升價值(Enrich)、製造喜悅(Delight)、導引定見(Guide)、有效努力(Effort)等四個方法論,讓你將無論是有利還是無利條件,都能化作溝通優勢幫自己推一把。

getImage.jpeg

作者本身背景:

作者黃樂仁是 哈佛大學商學院 第一位台灣裔女教授,曾任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助理教授。

她的研究包含了著重於 創業早期階段的檢視、影響創投決策的那些隱性原因以及人際關係扮演的角色等等。他也研究 個人與 新創 化劣勢為優勢的能力,如何翻轉刻板印象與障礙,化阻力為助力。他的這些研究重點,其實跟他自己的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她是台灣裔美國人,成長過程當中,不驚訝的有很多事華人在美國會遇到的普遍問題。他在書中也稍微提到了她自己從平凡的移民家庭、打入主流精英學術圈的經驗,也因為這一路走來,她相信條件並非天生,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優勢。

我印象很深刻,她在一個訪談裡面有說道:

我是從小生長在美國的台灣移民,但從小時候開始,我就察覺我的雙親職涯發展上遇過不少阻礙,有次一位父親同事被拉拔成原本公認會由我父親所擔任的職位。成了父親的上司。小時候我問父親,他默默地回答:「可能是我的口音,也許公司認為我的口音在溝通上會造成問題。」後來這成了我研究的核心問題,這讓我特別好奇刻板印象、性別、溝通方式甚至是口音這些因素,到底是怎麼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升遷、加薪幅度乃至於可以拿到多少投資。

很多的商學研究中發現,越大的企業組織,越會想透過制度由外而內的方式克服這些刻板印象、性別所造成的不公平現象。但對裡面工作的人而言,與其等組織用制度改變這些問題,自己還不如做什麼來改變現況;所以她反向研究該怎麼透過「由內而外」的方式取得職場優勢。

為什麼我想分享這本書籍給你?

「雙薪爸媽」,很精準的說出了我和先生Wei的幾個角色。雙薪並不僅僅是薪水或者說經濟的這個面向的定義,更重要的是,一份職業career 不僅僅是工作job 對我們雙方來說有多重要。

對職業導向的人來說 career orientation ,這是形塑自我認同很重要的一塊。在工作中投入的心力、可能和在親密關係中的付出同等重要。

我和Wei的職涯過程,其實顯現了我們的自我認同。而在英國到美國這段經歷,我可能某程度不能同意作者Laura Huang更多。

書籍裡面有幾個點,都讓我想起當時剛來美國的時候很多的自我辯證,還有如何化劣勢為優勢。

還有幾個點,很巧妙的結合了我的母親角色、以及最近正在持續閱讀的蒙特梭利裡面的社會議題,甚至是美國的‘Anti-Bias’ 反偏見 ‘Anti-Racism反種族主義 議題。

雖然這本書的例子著重在企業與新創,但是這本書絕對是對任何一個角色的人都可以有所啟發的書。

翻轉劣勢的思考方法是什麼?

有四個步驟、方法:

1)提升價值 Enrich:

掌握自己的基本特色、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從限制中發掘潛藏的機會,就能夠找出可以帶來價值的切入點。

什麼是能力圈 “能力圈”原則是以 巴菲特 為代表的 價值投資者 堅守的重要原則之一,是他們圍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進行投資的一種方法。 這個概念第一次是出現在巴菲特1996年致股東的信中: 投資人需要的是對選定的企業進行正確評估的能力。 所謂選定是指,你不需要成為每家公司的專家,只需要能夠評估你能力範圍內的公司。

而要做到這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也就是自己的能力範圍。

能力圈很簡單:我們每個人都會通過經驗或者學習,由此在世界的某些領域建立起一套有用的知識系統。某些領域很容易被我們大多數人理解,而有些領域則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才能評估。

所以,如果想在生活和職涯當中提升自己獲勝的機率,那麼就找到能力圈的邊界到底在哪,然後在圈內保持專注。隨著時間的推移,努力擴大你的能力圈。

2)製造喜悅 Delight:

隨機應變、創造意外驚喜是重要的能力,先讓人開心、卸下防衛,才能打開機會之門。

3)導引定見 Guide: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被貼滿標籤,沒有人逃過刻板印象的影響。要主動引導別人的看法,重新定位別人眼中的自己。

4)有效努力Effort:

努力是必要條件,但是並不保證成功。要聰明的全力以赴,你的價值才能真正被賞識。

「做自己」很重要?到底什麼是做自己?

前幾天剛好在蒙特梭利博士的文章中閱讀到社會責任,講的是我們與社會的積極連結。同時也有另一位教育者,深刻討論關於反種族主義、反偏見的現狀。雖然現狀有時令人灰心,但是我們有能力去做改變。

而在《隱性優勢》裡面,作者則是提出由內而外方式,從自身出發積極轉劣勢為優勢,創造成功。

我一向都喜歡「實際一點」的書籍,這個實際不是現實,而是在臣服之後,動態性的、積極的找到可能可以改變的作法。

剛好這些訊息,傳遞給我的都是 #積極性 與 #動態性

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她了解現實、也同意我們不應放棄社會公義,但是她同時從自己開始前進推移,而不是被動性的等著大環境為你改變。

書中一句話:

Self-awareness is like a diamond sparking differently from every angle. – Laura Huang

(自我意識像是鑽石,不同角度閃爍著不同光芒。)

我很認同作者的比喻,因為這句話比單純的呼籲「做自己」還要立體很多。

我們可能常常用最明顯的特質來定義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者定義別人,但是即使堅強的我、也可能有柔軟的一面;在多數狀況可能不願與人產生衝突的你,也會有捍衛自己堅持的時候。

上次跟好友聊天,我們說到,這本書給了很棒的心態,但落實起來很不容易。

我想了想,在我們相信自己是鑽石之前,我們還得先「認識自己」以及「建立自己的觀點、價值觀、世界觀」。

我們常常在說的,做自己。事實上,自我有很多個版本,你可以導引人們,欣賞你的鑽石。

所以不用對於現實環境讓你無法做自己而感到無力,也不用因為你認為要做自己,而僅僅專注於某一個面向的你,去定義你的所有。

我也是有好多的血淚史,但是完全印證隱性優勢

故事一:

我在台灣的新聞電視台工作兩年之後,決定到英國LSE倫敦政經學院念碩士,剛開始進入倫敦政經學院的時候,我滿腔的信心,結果因為在倫敦政經學院唸書的許多歐洲人,太有學術背景外加表達能力很好、很有自信,我常常一堂課插不上一句話,幾週下來其實非常挫折。

當時我印象很深刻,教授跟我們說:你會進入這個學校,代表你有你的特色、你有你的自我,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發揮自己。在我的解讀,就是每個人的優勢與劣勢都不同,沒有一個人是100%全部都是優勢的,面對自己的劣勢,把劣勢翻轉,發揮自己,那麼在這個環境,就可能更佳迎刃有餘。

故事二:

在USC 南加大讀書時,我有很大的危機意識,這個危機意識來自於,我自己知道在美國還沒有一份工作經驗,只有英國、美國的學歷是不夠的,而我也自知,我的專業公關媒體行銷,在美國市場,對一個亞洲人來說,很不吃香。

但是我也不想要放棄我想做的事情、更不想要因為是亞洲人,所以忽略到我所擁有的其他各色與能力。

當時一入學,我馬上開始找實習。一個學期做了兩到三份實習,一年下來,在我正式進入全職找工作前,我已經累積了五份實習經驗,而且都是在美國公司。當時的每一份實習工作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公司,但是我現在回想起來,七年前有一個我特別覺得印象深刻的實習面試。那個經驗,再讀完隱性優勢之後,突然的跑道了我腦海裡。

在當時我擬定的實習策略裡面,我著重在文化藝術類的博物館的行銷職缺、以及以文化產品為主的公關行銷公司,但是當時有一個顧問公司的職缺,因為著重在連結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的這個角色,讓我非常有興趣。

我覺得要試一試。

但是那是唯獨我最沒有把握的一個面試。

記憶猶新,那個公司在比佛利山莊beverly hill,離我家15分鐘開車距離,洛杉磯的天氣一如往常的陽光耀眼,我開車找到了那棟大樓,但是卻躊躇的不敢進入。沒有把握的原因是因為,我自知,這個公司的專長在於企業組織分析與談判,裡面的員工都是MBA或者政策相關的專業。

而我的專業背景好像沒有太多連結。不過我也知道,我的利基點在於 1. 我對非營利組織的極大熱情以及 2. 我是媒體行銷專業 這兩點讓我跟他們都不一樣。準備歸準備,我找到我的利基點,但是回到面試當天,我還是很緊張。

兩個半小時內,我連續進行完兩輪的面試,我先發制人的闡述我與他們都不一樣的經驗(也許在他們眼裡不是很正統、正軌),接著我有意識的引導了所有的話題,圍繞在我對非營利組織,特別是文化藝術類的洞察與專長。重點在於,主導對話、奪回話語權。這個方式其實作者也闡述過,透過研究與觀察,很多vc 再決定是否投資新創團隊時,會有兩大類型的問題:分別為: romotion-focused content/questions (促進定向的問題或者內容),以及prevention-focused questions/content (預防定向的問題或者內容)。

如果我們可以把重點著重在promotion-focused content/questions 促進定向的問題或者內容,我把它白話文,就是主動的闡述,那就可能削弱提問者可能會對我有的疑惑。於是整個對話下來,非常的愉快,面試結束的當下,他們已經請我去上班了。

可能已經習慣在不是亞洲人為主的地方生存,我已經很習慣的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導引對方的定見。

但是,在美國生活總是有各種挑戰。

故事三:

碩士畢業,正式進入正職工作後,我發現亞洲人在美國社會生存的一種有點自我懷疑的狀態,這個狀態包含實際上的現實狀態、心態上的狀態,永遠沒有辦法消失。永遠沒有辦法消失,就意味著我必須找到一個方式去面對。

我常常會有很多的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劣勢、轉換劣勢成優勢、在工作場域測試、再繼續創造優勢。這些過程到今天,沒有停止過。

在這個場域越久,我越意識到:在專業方面的平等以外,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口音、種族。你說亞洲人在美國有劣勢嗎?有所謂的職涯天花板嗎?

可能有。但是比起大環境,我認為更大的是能力問題。所謂的能力,不僅僅是專業,還有如何把自己的劣勢轉化為優勢、另外,還有我認為也非常重要的,心態!其實要能夠做到作者說的四個步驟、四個方式,首先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成為成長型心態,願意去改變。

在正式進入美國職場的前兩年,我常常很糾結自己的口音問題、英文表達以及英文文法。我很擔心客戶會覺得我不專業、我當然也擔心我的同事覺得我不靠譜。但是後來慢慢找到自己在這個環境的優勢,而我的優勢某一部分來自於我當時認定的劣勢,因為我的背景,我對亞洲的了解,遠遠超過我的公司同事,我對跨文化溝通也超過多數美國同事。

我知道我的英文有口音,但是我能貢獻的遠遠超過這個口音問題。

說實在話,口音其實是心理層面的一道檻,並不是真的一個門檻。印度人也有口音、歐洲人也有口音,但是口音並不會停止他們的成就。阻撓一個人的成就的是心態。


unsplash-image-tJC6I9S3nBw.jpg

最後的最後,

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自我察覺、臣服。臣服,是原諒,是接受,是不讓過去讓你感到任何恐懼,讓自己體驗順應生命流動的喜悅臣服不是被動接受。我會把他解釋為接受後的主動出擊。不覺得跟作者的概念也很像嗎?

我推薦這本書,因為它不只可以用在工作上面,其實爸媽角色,何嘗不是?

認識自己在爸媽角色內的成長與價值、同時擁抱強項與弱點 ,創造意外驚喜保持正向,雖然標籤存在,但是我們是有能力導引標籤與成見的,最後,hard work 埋頭苦幹 is not enough, effort 有效努力 is more important 如果用聰明的努力 做這個角色,讓自己心有餘、力有足。

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叫你,而是你如何回應。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看待你,而是你怎麼看待自己。

Previous
Previous

我們在無形中為他人貼了多少張標籤?|觀察以及理解

Next
Next

不談夢想談日常!爸媽如何不瞎忙?跟《爸媽不瞎忙》作者凱若學訂定家庭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