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無形中為他人貼了多少張標籤?|觀察以及理解

unsplash-image-cylPETXS7is.jpg

在有孩子之前,我知道貼標籤不是件好事,但卻未曾深入想過那到底要如何不貼標籤。

在閱讀、學習和實踐蒙特梭利的過程,我學習到「觀察」這個工具 — 一個更加貼近發現內在動機的工具。而當了解與接受內在動機,標籤自然消失了。

我們在無形中為他人貼了多少張標籤?

當孩子重複一個我們說不的行為時,我們說他「很難教」、當孩子興奮的無法停止時,我們說他「很調皮」、當孩子不回應大人的時候,我們說他「沒禮貌」;或者,當另一半全然心思在工作狀態不說話時,我們說他「不在乎我」;又或者,當老闆焦急地想要處理完一個專案時,我們說他「很獨裁」。

這樣子的標籤故事,也許在每一段關係裡面,都或多或少的發生過,家人關係、朋友關係、伴侶關係,包含了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標籤的背後卻常常掩蓋了我們其實需要發現的內在動機。

我想聊的不是標籤,而是如何不貼標籤

在有孩子之前,我知道貼標籤不是件好事,但卻未曾深入想過那到底要如何不貼標籤。在閱讀、學習和實踐蒙特梭利的過程,我學習到「觀察」這個工具 — 一個更加貼近發現內在動機的工具。而當了解與接受內在動機,標籤自然消失了。

「觀察」可能是天生的人格特質,也可以是後天培養。

老實說,如果不是在工作場合,我並不是一個主動願意花時間觀察的人。相反的,Wei 擁有善於觀察的特質,因此,他總是能夠找到我沒發現的點、也總是體貼,因為觀察通常接續而來的是站在對方角度的理解。但是幸運的是,觀察確實能夠透過練習而來。

「觀察」不只是「看顧」或者是「陪伴」,觀察是用客觀的角度紀錄、認知,同時也記錄自己的第一時間反應與情緒,找到原因後再進行對話。

如果閱讀蒙特梭利的話,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概念與實踐都是圍繞在孩子、預備好的環境、照顧者或者陪伴者。這三者是蒙特梭利教養裡面的黃金三角,以孩子為主體,黃金三角缺一不可,唯有平衡三角,才是和諧的關係。

💡建立和諧、正向的親子關係是我們採取一系列行爲的目標

💡而達到這個目標的其中一個、也是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觀察」。

因此在蒙特梭利的實踐當中,觀察是基本功,在培訓成為蒙特梭利教育者的課程當中,觀察佔了實踐學習的幾乎1/3,而這,更是一輩子的功課。

有了孩子之後,我常常思考,什麼是合適的愛?我們常常說的教養、教育的終極目標又是什麼?其實當爸媽只要孩子健康,我們就很滿足,但是健康其實除了身體上,心理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想我們希望幫助孩子體驗自己的優勢(或者說天賦)、面對的挑戰、心裡會有的害怕以及對人生的熱情,因為這些面向將成為孩子成為獨立並且有責任感的個體的基礎,而這些基礎將可以真正體驗 #生而為人。

觀察幫助我們客觀的了解對方真正的內在動機與需求,同時,觀察幫助我們避免第一時間把自我情緒帶入情境,而不小心讓情緒領導了關係。

前陣子上了一堂Claudia Mann的課程,她是一位蒙特梭利實踐教育家,在教育領域超過30年。她把觀察分成三個階段(狀態),我發現的確可以幫助我練習觀察。

➊ 客觀的紀錄所見所聽

➋ 自我覺察自己心裡面的詮釋是什麼

➌ 自我探索我的可能性下一步可以做什麼

光是第一步,客觀地描述所見、所聞,我就練習了很久。

在成為「大人」的這個長大過程,我們被訓練快速的運用自己的經驗給予建議,但卻忘記,若沒有客觀的觀察這個人、這件事,我們運用自身的經驗與投射所給予的建議真的有效嗎?真的能夠對症下藥嗎?

上完課的那一週,我靜下心來,決定來使用這個方法對skye做紀錄。這是我在skye玩堆疊大小積木時的筆記:

  • S 大概花了2分鐘完成大小杯子順序堆疊

  • S 用手和動作去感受杯子大小、嘗試堆疊

  • S 堆疊時會不斷的嘗試,表情非常專注

  • S 嘗試成功了,完成整個大小杯子塔,開始拍手、臉上展現笑容、雙腳跳躍 (很興奮)

  • S 眼神看向我們

  • S 嘗試大概3-4次,若是沒有成功,她把杯子用力敲桌子

客觀描述之後,請記得在這時候設下個暫停鍵,別讓自己的情緒馬上展現,或者做出太多「個人化的詮釋」與「情緒的無意識反應」。假如沒有一系列的觀察,父母可能在看到S用杯子敲桌子的時候,會出手阻止、甚至管教小孩不可以敲桌子。但是假若有這些觀察,不難發現,這些行為是一系列的心理狀態的反應。

當我看到S嘗試3-4次,沒有成功就用杯子敲桌子,我心裡也冒出「哎呀,怎麼那麼沒有耐心呢?」默默地貼了一張「沒耐心」的標籤在S身上。但是設立暫停鍵之後,我開始探索為什麼我會認為這是沒有耐心的展現?有沒有可能是現在這個活動太難了?如果太難,我是否可以更換較為適齡的活動?如果她在嘗試不成功的狀態下,若S眼神看著我,我是否適當給予協助?而這個展現挫折的方式,事實上也是一個學習「自我情緒調節」的過程。

對,這樣聽起來的確是「內心戲多了點」,但是內心戲並不是想多了,而是多想一步,給自己一個機會自我覺察、並且透過客觀的紀錄了解孩子。

在我們長大的社會,多數的父母很忙碌、家庭的權力多是由上而下。觀察並不是一個我們習慣的作法,缺少了觀察,爸爸媽媽用社會價值觀和期待對待孩子,而孩子漸漸也習慣茁壯成父母所「期望」的樣子。你說,長成期望的樣子不好嗎?但問題是,這是誰的期望呢?長大後的我們,發現原來社會價值觀不等於自我價值觀,於是,花了很多的力氣從自己的人生中找答案。

假若,我們願意用觀察,客觀的接受所見、理解一個人的內在動機、內在需求,為自己設立一道機制再進行輸出,是不是可以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多的理解?

Previous
Previous

如果覺得蒙特梭利很遙遠?|蒙特梭利與大腦的執行功能有什麼關聯?

Next
Next

找到各個角色的隱性優勢|「做自己」很重要?到底什麼是做自己?